產品特性
傳統的防水層均是在防水層上,再打設8cm厚左右之混凝土(如右圖) (我國由於規範不明,常有以較薄之水泥砂漿層代替),以避免後續工程對防水層的破壞。但由於混凝土之重量太重,再加上其上之排水石礫及客土之重量,因此為解決其荷重問題,只得加重結構體之乘載重量,此舉不但使建築成本增加,又製造施工上之困擾。
因此,在日本早已把防水層其上之保護層及排、保水系統結合為一,不但使其達到防水層之保護作用,且能達到土壤之排水及保水作用。
如上所述,為達到防水之保護層,且具有土壤之排保水效果,則首先需從排保水板之構造考慮起。日本清水建設在研究市場上多種排保水板之形狀從而發覺,若要使排保水板本身兼具防水層之保護功能,則需加大排保水板與防水層接觸之底面積(如右圖)。又由於底面積加大以後,則其承受荷重之能力會降低,故在材料之材質的選擇上需特別謹慎,否則排保水板將因無法承受重壓而變形。
為防止植物的根與防水層直接接觸,造成防水層被根酸侵蝕或竄伸而破壞防水效果,故一般均須於防水層上方,作防根層(或稱抗根酸層)之設計。 依日本東京都、新宿區之都市建設物綠化技術指針,抗根酸層種類如下表:
防水層上之排保水板及人工地下水工法介紹
依內政部建築研究所之「建築物防水設計手冊」之圖例介紹,傳統的防水層於施作完了後,常需以PC混凝土覆蓋其上後,再於其上作排水層。然而,此一工法常因PC層之重量而加重樓板之負擔。且因傳統上採用石礫排水,而使地下水容易流失,故採用排保水板,以人工水盤方式保留地下水,且能達到防水層的保護作用。其圖例及重點解析如下圖:
防水層上之排保水板及人工地下水工法介紹
排保水板之施工範例
保護防水層:於防水層施作完了,於舖設排保水板間先舖設5㎜之發泡PE保護層,其作用是加強保護防水層,同時又有抗根酸之作用。
排保水板:板內之凹槽,須填滿珍珠石或蛭石,其主要是保水作用,並兼具乘載荷重之功能。
透水墊及透水膜:透水墊為0.6㎜之透水不織布,透水膜則為0.18㎜,此雙重之設計防水層上之排保水板及人工地下水工法介紹。
]